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会做饭,生活能力将成为一项核心竞争力!

哈哈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,应该让他自己做。白1陈鹤琴(著名教育家)这几天一条新闻冲上热搜,吸引了全中国父母的注

哈哈


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,

应该让他自己做。

1


陈鹤琴

(著名教育家)


几天一条新闻冲上热搜,吸引了全中国父母的注意——教育部要求,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、修理家电、种菜养禽……

热搜的背后是这样一条新闻:教育部正式印发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》,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,并发布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(2022版)》,也就是说,今秋开学起,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。



可见,让孩子学会“好好生活”、自力更生已经成了中国新的教育重点。

同样前几日,一则《父母隔离,13岁男孩独居66天喂胖自己和猫狗》的新闻,也是人们茶余饭后所议论的。


过去,在很多父母眼里,厨房是孩子们的禁地,每当孩子好奇跑进厨房,大人们总是说“危险,快出去”,虽然保护了孩子的安全,却掐断了孩子的好奇心。

但其实,蒸煮煎炸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巧里,藏着最有意义的生活哲理。


做饭是一项生存技能



一粥一饭,是知足随和;一茶一盐,是温良恭俭。教会一个孩子做饭,便是教会他谋生和谋爱。在往后漫长的时光里,在未来没有你陪伴的日子里,

他可以自食其力,更能善待自己。

做饭是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

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多名家长和2万多名小学生,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,在孩子负责一两项家务的家庭里,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.92%。


而在那些认为“只要学习好,做不做家务都行”的家庭中,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.17%。


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、美国首位华裔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在访谈中说:“动手做饭跟做实验一样,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种经验和能力,对一个人在科学研究中解决所面临的瓶颈问题,进行科学的思考有很大裨益。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,连煎蛋、煮蛋都不会的孩子,会懂得怎么做实验。



朱棣文有两个兄弟,三人都拥有博士学位。其中哥哥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,弟弟是美国知名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。

朱家共培养出12名博士,是美国历史上“最牛华人家族”。


究竟怎样的精英教育,才能培养出满门才俊呢?

朱棣文透露,妈妈教育子女的独门秘诀是:

必须学会自己做饭。


从厨房中获益终生的朱棣文坚定地表示:每个孩子都应该从小学习下厨、做家务。


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手是思想的镜子,是智力、才能发展的刺激物。”


出生不久的婴儿通过抓握玩具发展思维,随着年龄渐长,下厨便是提升孩子思维能力的不二选择。


孩子们在厨房中择菜、剥蒜、捏面团,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,锻炼的是孩子的动手能力,手部动作越精细,越能激活大脑活动能力。


形形色色的食材,还能开发孩子的形象思维;做好饭,需要手、眼、脑的相互协调,能开发比较、分类、归纳、组合等逻辑思维能力。做饭看似普通,却能全方位促进孩子思维发展。



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如何参与厨房活动



孩子好奇心重、模仿能力强,只要父母因势利导,孩子便会愉快地下厨,并且乐在其中。


父母带头下厨房

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:“孩子每一次的成长,都是从模仿大人开始的。”

父母若乐于下厨,孩子自然会跟着爸妈有样学样,而不至于对厨房产生抵触心理。

适当降低标准

孩子下厨,父母一开始最好秉承“差不多”原则,追求“完成就好”而不是“完美才好”。

孩子下厨反弄脏衣服,父母大人请息怒;

孩子进厨房却弄得厨房乱上加乱,请稍安勿躁。

更别在孩子干劲正浓时唉声叹气地说:“别净给我添乱,你还是学习去吧。”

多鼓励、表扬

孩子粗枝大叶、马虎草率,请多些宽容;

孩子笨手笨脚、手忙脚乱,请多给练手机会;

孩子屡试屡错、破绽百出,请鼓励他再试一次。

循序渐进学下厨

2-3岁孩子可以帮父母淘米、洗菜;

3-4岁孩子可以煮饭,做凉拌菜;

4-5岁孩子可以学习炒菜;

再大些的孩子可以照着食谱不断精进厨艺。

把做饭变成游戏或比赛

孩子天性爱玩,如果父母能花些心思把做饭游戏化、娱乐化,孩子自然会兴致勃勃地做饭。


有人问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:

“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为什么重要?”

他这样讲道:

“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,

生活教育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。

只有生活能力高了以后,他才能适应社会。”


教育的最终指向就是帮孩子学会生存,自食其力;懂得生活,自得其乐;探寻生命的意义,实现自我价值。

一个享受做饭的孩子,既掌握了生存技能,又不会缺乏生活乐趣,还担心他无法拥有一个从容幸福的人生吗?


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指出,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。培养幼儿“独立自主”的优秀品质,强调日常的养成教育,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主、自觉地发展生活自理能力,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。

#写给爸爸妈妈的话#

一般孩子上幼儿园后,老师都会首先教会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,即具备自理能力。孩子的自理能力,指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生活行为,如穿脱衣服、自己洗漱、独立进餐......这些看似都是生活中的小事,但也恰恰是父母家长们最爱插手的地方。


在幼儿园里,老师非常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,但是仅仅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,自理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幼儿园在家的一日生活中。家庭应与幼儿园协作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。


生活中其实很多家长都不太舍得让孩子做家务,觉得做家务是大人的事,孩子反而会越帮越忙。也有很多家长觉得自理能力可以水到渠成,不必太过重视。


其实不然,及早培养独立能力至关重要,从三岁开始,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了。对照下面的表格,可以更好的知道什么年龄的孩子该做什么事。



幼儿自理年龄对照表

 

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培养自理能力?


1.帮助孩子制定每日生活作息



请家长结合平常幼儿园内的活动、孩子自身的年龄特点,帮助孩子制作一份专属的每日作息表。让孩子每天从起床开始,自己完成穿衣服、洗漱、如厕、吃饭等事项,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增强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。


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“小任务”,持续不断随机引导,及时给予提醒或指导。此外,在制定这些“小任务”时,需根据孩子自身能力情况,循序渐进的提高难度。可以用半帮助半示范的方式,逐步帮幼儿学会独立完成。比如幼儿穿衣服,家长可以帮助幼儿只穿一边衣袖,在帮助过程中示范引导,让幼儿独立穿上另一边衣袖。


2.多提供机会,让孩子体验



别因为孩子小就替他包揽一切,相反,要为他创造更多的自理机会。
比如吃饭、穿衣、收拾房间的时候,不要急着上去帮忙,而是让孩子自己思考和动手,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。

3.营造宽松氛围,学会耐心等待



当孩子自己吃饭弄脏衣服,或者做事手脚慢时,不要催促和训斥他,相反,家长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轻松的氛围,同时要学会耐心等待,并记得鼓励他。


4.借助儿歌绘本激发孩子的自理意愿



游戏也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方式,许多在幼儿园进行的游戏,家长在家也可以参考使用。在游戏中,幼儿不仅可以享受游戏的快乐,也能锻炼自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。



5.树立榜样,以身作则



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最大的,因此在家里,家长就要为孩子树立起榜样来,家长也同样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并且也要时刻提醒着孩子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”这一理念。



6.持之以恒,反复练习



孩子的自理能力要得到提高,那么就一定要反复地练习,因为熟才能生巧,


最 后 的 话


幼儿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,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我们要多创造锻炼的机会,让孩子尽情享受生活带来的成就与满足!







扫一扫进入小程序
发现更多精彩